来源:创见 2016-01-04
为什么在智能手机领域已经不再有那么多的发明与创新了?每一个手机厂商似乎都以iPhone为追赶的标杆,带来的结果就是市面上的手机越长越像,区别仅仅在于价格的不同。现在的智能手机追求的都是更薄、更大、更轻盈,顶多再加上一个更便宜。
我完全不反对手机变得更薄、更大、更轻,当然了,我也不介意它们变得更便宜。苹果公司在新一代iPhone上所使用的3D-Touch功能确实也很酷,三星在Edge系列手机上使用的曲面玻璃也很有型。我很确信,手机厂商在未来会针对手机推出越来越多的此类增量式创新,只不过这些厂商总会比苹果公司要晚上一两步。
当然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手机厂商充满了勇气想要更具创造性,不走寻常路。比如说图灵手机(Turing Phone)就在安全通话方面下了一番功夫,采用了一些非常时髦的设计,该公司宣称手机材料使用了液态金属合金,“比钢更硬”。
YotaPhone也是另辟蹊径,该手机拥有双面可读屏幕,一面是正常手机屏幕,一面是不会熄灭的电子墨水屏,让你在阳光直射下也可以看得清屏幕。
Phonebloks提出了一个模块化手机的概念,让你可以自行组装手机,并且在想要升级固件的时候只要换掉相应的部分就可以实现。Google公司的Project Ara更是野心勃勃,希望透过开源硬件开发一款可高度模块化的智能手机,将允许用户自由选择、替换甚至移除任何的零组件。但是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这些创新的想法不过都是一些手机行业中偶尔出现的杂音。
也许在一个行业中不再出现颠覆式创新之时,就是证明了游戏将要结束了,手机硬件是不是已经无法再有什么革新了?也许有朝一日大家手中的手机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里面安装的App各不相同。所谓的定制化手机也仅仅是要在手机系统与应用软件上下工夫而已。难道整个手机行业针对硬件的创新已经走到了尽头?平板、纤薄、曲面玻璃,这些不是到处都有吗?
我可不这么想,事实上我认为围绕着智能手机还存在着很大的创新空间。破坏性的创新即将出现,也许就在不久之后。想要颠覆原有的手机硬件发展路数,就需要我们对于硬件所承担的基本功能进行彻底的反思。
这篇文章想要探讨的主要是如何才能做出新形态的手机产品。让我们从简单的四个方向入手,去看看如何才能打造出一个创新性手机并取得成功。这四种思考逻辑建立在简单的观察基础上:矮小的大卫能够击败巨人歌利亚,就是因为大卫没有遵循歌利亚定的规则,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事。对于想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颠覆式创新的人来说,以下就是几条「大卫法则」:
如何才能在智能手机的战场中避免与iPhone或者三星正面竞争呢?很简单,那就是让你的客户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要问出:我应该买这台新手机还是iPhone呢?这是一个错误的思考方式,应该让你的客户将这种二选一的疑问变成一个肯定句:这台新手机和iPhone我都要买下。
将正面的竞争化为一种功能上的弥补是一种全新的视野。通过这个有趣的提问,你会从另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找找看有哪些新设计能够被用于弥补现有的手机产品。我所说的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戴在你手腕上的依靠蓝牙连接的无用的小玩意,它还非得要与你口袋里的 iPhone 相配合才能使用。想想看,新设计手机会不会是一部功能完备的、在你的三星或者 iPhone 来电时同时响起的手机呢?如果通过云存储能够让你无论使用自己的何种设备都能共享信息又如何?绕开正面非你即我的战场,从弥补仅有一部手机无法满足需求的角度出发,也许这一方面的手机新设计已经不远了。
法则2:填补需求空白
一部手机是很难满足我的所有需求的。事实上,苹果公司早就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推出了 iPad。如果你想坐下来休闲一番,看看书,刷刷网页或者看一部电影,那你的 iPhone 可能就显得太小了,而电脑又太了。如果我们顺着这种逻辑走得更远,就能够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iPhone 或者是三星手机没有填上的空洞。
不妨问问你自己如下这些问题:
什么时候我并不想带着手机出门?去健身房的时候,去游泳池的时候。当我们跑步、骑自行车、帆板冲浪、登山的时候。与孩子玩耍,在医院照顾病人,又或是晚上出去闲逛的时候。
当我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到底需要带上何种手机?对我来说,我最爱的就是登山。在冬季我会乐此不疲地去高山滑雪,夏季的时候就徒步登上或者骑自行车上山。然而在这些时刻中,我的 iPhone 都是一个糟糕的同行者。iPhone 的电池续航能力太差,如果我带着手套或者满手汗水的触摸屏幕,它就不会有反应,更别提运动的时候带着它有多累赘了。在这些时刻我想要的是一部「冒险者」手机——它应该可以更换电池,坚固耐用,双卡双待,不仅能防水,还能挂载在身上或者其他设备上,要有一个好的摄像头。
上面就是我对于一部运动者手机的需求,也许你对于手机也有着自己的需求,可能是安全通话、非常规尺寸、物理键盘或者是异于常人的美学诉求。现有的手机设计在这些方面以及其他我们还未提到的种种需求上还未能完全满足,如果手机厂商都仅仅是追在 iPhone 后面拾人牙慧,那这些为满足的需求可能就一直不能被填补。
法则3:关注差异化垂直细分市场
冒险家、运动员、建筑工人、救援人员、安保人员、派对狂人、残障人士、渔夫、护理人员…。。 在这一长串的名单中他们都有着对于手机的特别需求。
手机厂商的机会在于专注垂直细分市场,对于现有的手机市场形成补充,而别总想着取代已经成为街机的三星手机与 iPhone,就让这二者相互残杀去吧。进一步开发手机市场的机会也许就在于为用户打造一款符合特殊需求与特殊场合的第二台手机。白天正经工作的时候与晚上出去浪的时候,你的两部手机应该可以无缝对接,坚守各自的战场。
法则4:为提供额外的价值收费
不要参与手机价格战,这种总价上的高低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的手机能够解决别人特殊的痛点,那么有很多人都会愿意为手机特殊的设计与功能掏钱。为用户带去良好的体验,然后再向他们收费。这种基于特殊设计的商业模式或许那些在水平市场中厮杀的主流手机无法做到,但是如果你的手机是针对细分垂直市场,那么采用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理所当然。
选择垂直细分市场意味着你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服务好一部分用户就可以了。从小米公司的发家史中你可以学习到他们的商业模式,研究一下他们在市场营销、分销与制造中使用的策略。小米的成功更像是在原有的手机市场里进行了一种破坏式的玩法,而不仅仅是渐进式的改造。
如果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也许会愿意对我在第二条法则中描述的冒险者手机多付几个钱。
这支冒险者手机应该采用的是Android系统,因为想要自行开发一个手机系统极其复杂且代价高昂,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蠢事。不过针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的 Android 手机系统也可以有一番改造。比如说这款冒险者手机首次开机时就应该能够下载或者预装上大部分用户在另一部主力手机上装载的 App,并且能使用原来的手机号码。想想看当用户把这部手机从盒子里面拿出来,经过了简单的几步注册过程,然后神奇地这部手机就成为了完全适合于他之前使用习惯的第二部(冒险者)手机。这部手机待机时间长,满手汗也能用,单手就能拍照,可以挂在自行车车把手上,下雨天也不怕,即便撞在石头上也安然无恙。作为一个户外爱好者你是不是心动了?也许你身边的运动狂热分子已经做好准备为这部实用手机多付一点点钱了。
来自手机用户界面的挑战
也许我们设想中的这一部新型手机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反思工业设计与用户界面。想要进行颠覆式的创新,那么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交互上都需要有所重构。在上文中我提到了快速设置与简单注册的需求,当配上云服务的时候,主力手机和满足不同功能的备用手机应该同时在来电时响起,同时,确保用户不会在使用两部手机的时候丢失短信也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些都仅仅是一个开始。
新型手机要能够满足戴着手套使用、单手操作、免提操作,也许还会有一个前置屏幕。在这些设计当中都蕴含着多种创新可能性。
就在去年诺基亚的研发小组发布了Z Launcher,这是一个略显粗糙的基于 Android 系统改造的公测版本,不过它已经能从你的使用行为中自主学习。它的设计可以满足你快速、简单地唤出常用功能的需要,在小屏幕上运行良好。语音操控也是一个尚未完全开发且具有潜力的功能点。我相信技术发展还能在这些地方走出更远。
现在已经是时候让全新的手机硬件带着酷炫的创新软件一起飞了。正确地发挥创造力,并且对于现有的产品形式抱着合理的质疑,就有可能不再盲目地遵循由iPhone设立的手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