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资讯

微信这份红包别乱拿,小心以后贷不了款

来源:爱范儿 2017-05-11

对于微众银行查询信报一事,还有网友提出疑问:腾讯为什么不能像阿里一样,自己建立一套征信体系,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信用进行判断?例如蚂蚁花呗就是根据芝麻信用给出的额度,并不需要动用到信报。

事实上,腾讯确实有一套自己的信用体系,名为“腾讯信用”,而且腾讯在2015年初便成为央行首批个人征信牌照的试点单位之一。不过,相比于同为试点单位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这两年几乎成了小透明。

打开“腾讯信用”的官网,只有一个简单的介绍页面,扫码查询信用分则提示该功能仍在内测中,看来腾讯信用基本上还处于不可用状态,所以借助人行的征信系统进行审批也就可以理解了。

信用体系的缺失不得不说是腾讯这几年发展中的一个短板,这就导致了腾讯投资的二手交易平台“转转”,虽然仅支持微信支付,但在信用评估上仍得引进芝麻信用作为参考,实在有些尴尬。

“借呗”、“任性付”、“百度有钱花”,这些小贷同样需要注意

不过,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也不是万能的,在与微粒贷功能类似的“借呗”产品上,蚂蚁金服仍需要读取人行的征信报告,你在“借呗”上的每一笔贷款,会根据卖家或买家的身份,以“个人经营性贷款”或“个人消费贷款”体现在信报当中。

类似的产品还有百度钱包的“百度有钱花”,同样是需要授权百度查看人行信报。

如果说“借呗”和“微粒贷”这种贷款会上信报本身无可厚非的话,功能与“花呗”、“京东白条”类似的苏宁“任性付”,也会出现在信报当中,就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了。

事实上,苏宁对“任性付”的解释是“由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的小额消费贷款”,而“花呗”则属于消费信贷产品,所以“任性付”本质上是与“微粒贷”、“借呗”相同,只不过多了一个可以在购物时直接支付的功能。

使用“任性付”在苏宁易购上买买买的后果就是,你的每一笔“任性付”付款,都会以“个人消费贷款”的名义体现在信报当中,用得多了,信报上的记录可就非常壮观了……

总结

不可否认,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贷款,“微粒贷”、“借呗”这类产品有其优势所在:审批快、手续和流程简单,但这类消费贷款在鼓励用户透支消费的同时,是否有尽到告知义务,还是一味大力鼓吹“资金XX分钟到账”、“微信上即可借钱”而让用户以为借钱只不过是一件动动手指的事?

当然,这个锅不能全甩给放贷机构,实际上也与我们征信知识的缺失有关。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有“征信报告”的存在,更遑论保护个人信报了。多少人在贷款遇阻后才追悔莫及,指责放贷机构不负责任,其实还是源于自身不注意保护好信报,掉坑里了。

所以,别为5块钱把自己卖了,“微粒贷”额度再高,这钱也不是你的啊。

PS:如果大家喜欢该款软件,可以使用【安卓应用下载】进行下载。安卓应用下载操作简单便捷;拥有最具公信力的应用下载排行榜,贴心的装机必备,让你的安卓手机更丰富更好用!

微信
微信 WeChat 立即下载
分类:通讯管理    评分:
支持平台:Android、Apple、Symbian、Windows Phone

相关阅读
返回首页